最近在動手整理之前的筆記,也找了一些相關的文章。今天要轉貼的是讓我有點反思的這篇:
為什麼你「不需要」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 - Code and Me

人生管理系統是指那些「全方位自我管理」、「可以改變你的人生」、「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論」的厲害東西。通常還會有兩個特徵:複雜、流程化。

而這篇文章開場就說清楚了主要論點:

打造大而全的「人生管理系統」,期望它全面提升你的生產力,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。

我相信對大部分人而言,真正有效的提升並不在於建立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。反而一些簡單的做法,往往更有效。

沿著主要論點,作者提出了三個理由,以下依序用我的理解來筆記一下。

  • 成本過高:要維持這麼大的系統,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和時間,例如大量的紀錄和手動操作,但這些投入並不會有相應的回報
  • 適得其反:為了跑完複雜、龐大的流程,反而需要做更多不重要的瑣事,變相減少整體產出的價值
  • 追求完整:複雜的系統容易激發我們追求完整的本能,尤其是要改變人生的系統,會讓我們想要講究每個細節、填滿每個空白

而這些問題組合起來,就變成:

在大系統中,我們可能花很多時間思考系統本身的設計、優化管理方法,而忽略了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事情,也就是系統「本來」想達到的目的。

追求完整的本能,再結合複雜的系統設計,最終可能導致我們的生產力「下降」,而非提升。

這篇的三個理由各自都有一小段進行說明。其中我覺得這句最有打到我:

大部分時候,產出價值的關鍵在於「把事情做好」,而不是「做好多事情」

因為我個人就是那種喜歡筆記庫放一堆東西看了就開心的類型。文章中一小段也直接命中:

簡言之,基於一種「完整記錄」的偏好,你可能會增加一些實際上沒多少用處,但會「讓人感覺很好、很完整」的欄位。

這些欄位在 Notion 閱讀管理資料庫中經常出現,但它們更多是為了追求「完整性」,而非實際的閱讀效益而設計,比如:

  1. 書籍封面圖片

第一項我就中了。我的 Notion 裡放書籍資訊的地方,每一則都放了美美的封面圖= =

Image


那麼,像我們這些喜歡存筆記,但又容易被龐大複雜的筆記架構卷進去絞死的朋友們可以怎麼做呢?

作者提了一種更可行的思路:「局部實現」

局部實現,是一種心法或價值觀,說穿了沒什麼,就是「緊扣著需求尋找並選定方法,需要多少才投入多少」。

(這邊讓我有種「如無必要,勿增實體」或是 YAGNI 原則的 feel)

而對於局部實現,作者也提了兩個點,其中適可而止這項我個人還蠻認同的:

一、方法改進宜適可而止

如果當前方法已能做出 80 分成果,一定程度滿足需求了,就不要再繼續追尋「更有效方法」——宜適可而止。

必須強調,這裡不是指結果一律只追求 80 分就好。

而是,如果結果已經有 80 分,但你想要進一步提升,建議不要試圖從「手段、方法」上去改進。更不需要去建立一個複雜的系統。

無論什麼系統,對於已有 80 分的產出結果,很可能已不構成影響。再從方法上改進,企圖更進一步提升產出品質,往往只是緣木求魚。

二、分別而非整體:謹慎關聯

「系統」二字最讓我害怕的,就是它隱約暗示著系統的各個元件之間,存在著巧妙的「關聯」,所以它們能共同組合成一個「工作流」。

我的建議是:謹慎關聯。

可以的話,不要關聯,因為所有關聯都是有「代價」的。

而關聯的這一項,作者又說:

追求完整往往帶來不必要的複雜,而「關聯」正是複雜小惡魔們誕生的溫床

這,我的筆記之間「耦合」了,難以維護了是吧。好像真的蠻像的。


看完這篇有點反思:會不會很多時候,真的就只是沉迷在一些複雜又龐大的方法裡,而忽略了本來的目的;太執著在一些多餘的操作,而放棄了內容的品質?

會不會就像一些被濫用的、太過度設計的架構,讓太多的工用在無聊的細微末節,反而讓我們交付價值的速度被拖累?

但這些我可能還要消化一下。這邊就引用作者的一小段思考來結束吧:

我認為,保持方法的殘缺與遺憾,是一種「高明的妥協」。

小方法比大系統更容易掌握,更可能讓我們專注於「畫作」本身。

接受殘缺並不意味著放棄進步,而是在進步的過程中,試著學會區分:哪些只是手段,而哪些才是本質。

那麼,今天的轉貼就到這邊。我們明天見。

延伸閱讀:《人生 4 千個禮拜》筆記(一)病態的生產力 #效率陷阱